华为支付来了!移动支付市场要变天了?

来源:胡润百富
作者:胡润百富
发布时间:2021-04-01

移动支付行业迎来一个新“玩家”。据显示,华为通过收购讯联智付100%股权,拿到支付牌照。随着华为的入局,微信支付和支付宝两大巨头也许就将多一个新的对手。2016年华为说不做支付,当下说做就做。一个企业是不是该有自己的边界意识大概是根据形势而定的。

 

华为拿下支付牌照

 

华为进入移动支付领域的消息得到证实。今年2月,据消息称,华为收购讯联智付获得支付牌照。

 

据显示,近日,深圳市讯联智付网络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上海沃芮欧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从股东中退出,新增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为股东,持股比例100%。

 

资料显示,深圳市讯联智付网络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6月,注册资本2亿元,法定代表人为王关荣。公司经营范围含电子支付,互联网支付,计算机技术服务,数据库及计算机网络服务,在线数据处理与交易业务、信息服务业务等。

 

央行官网信息显示,2014年7月,深圳市讯联智付网络有限公司获得支付牌照,业务类型为互联网支付、移动电话支付、数字电视支付,覆盖范围为全国。最新信息显示,目前业务类型仅为互联网支付、移动电话支付,有效期至2024年7月。

 

讯联智付最早为中兴旗下公司,2016年8月,中兴通讯全资子公司中兴软件以3.825亿元的转让价向证通股份旗下上海沃芮欧出售讯联智付90%股权;2018年1月,讯联智付成为上海沃芮欧全资子公司。

 

实际上,华为早已在移动支付领域有所布局。据报道,2016年8月,中国银联联合华为与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等20余家商业银行举行合作发布会,宣布银联“云闪付”全面支持Huawei Pay,银联云闪付涵盖了NFC等各类支付创新技术应用。

 

但公开报道显示,早在2016年,华为消费业务云服务部前总裁苏杰曾表示,华为不会申请第三方支付牌照。华为会立足、聚焦技术,为整个支付行业提供最安全的底层解决方案。

 

手机行业分析师孙琦对中国证券报记者分析称,华为在国内有两亿多手机用户基础,这是华为进入移动支付市场的优势。

 

拜师苹果,布局未来支付

 

此前,中信银行、华为与银联共同推出联名信用卡Huawei Card,这款“手机里的信用卡”在维持线上便捷支付体验的同时,极大简化线下支付,被业内人士视为信用卡消费模式变革的先兆。

 

中信银行与华为的战略合作签署仪式上,时任华为中国政企金融业务部总经理的刘维明表示华为旨在拓展金融使用场景,推广“智慧金融”。

 

信用卡创新之外,华为在支付领域创新动作不断。据有关平台显示,1月12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公开一项“一种语音支付方法和电子设备”专利。

 

作为美国最受欢迎移动支付程序,Apple Pay一直走在金融科技与创新前列,在人们口中与“支付变革”同时提及。任正非曾称:“苹果公司给我们做了榜样,苹果的商业模式是垂直整合模式,在许多地方,华为是不如苹果的。”

 

年前数字人民币的火热,让NFC支付重新引发关注。作为国内NFC支付技术领头羊,华为在“万物互联”的未来无疑拥有更多想象空间。支付创新正在引领前路,任何环节的蜕变都将引发整体行业的变革。

 

截至目前,华为所涉及领域,皆能做到行业前列。获取支付牌照后,华为更能在金融科技创新上放开手脚。

 

收归渠道,发展自家支付

 

此前,华为钱包并无支付牌照,通过与其他机构合作展开业务。Huawei Pay上线两周年,华为官方曾公布,当年HuaweiPay发卡量较第一年同比增长300%,流水增长350%,交易笔数增长400%。

 

亮眼成绩之下,华为钱包不无隐忧。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机构为商家进行交易结算时,后者需支付0.6%~1%的手续费。这意味着随着交易数据的提升,华为需支付巨额成本。

 

收归交易渠道,形成业务闭环,对华为意义重大。除能缩减上述开支,华为还能收回交易数据。一方面避免经过第三方交易的数据遭到竞争对手窥探;另一方面留存用户数据及交易信息等核心资源,为决策提供支持。

 

1月20日,央行下发《非银行支付机构条例(征求意见稿)》,首次提出支付领域反垄断,直指占据市场超九成份额的支付双巨头。

 

Huawei Pay发展多年,拥有一定用户基础,硬件优势和与银联等机构的合作经验,都赋予其市场竞争力,而其主要对手微信和支付宝在移动支付领域的强势可能受到监管压制。

 

收归交易渠道后,当下或成为华为继续进军支付的最好时机。

 

巨头纷纷入场挑战微信支付和支付宝

 

国内手机厂商中,除了华为外,小米早已持有支付牌照。天眼查显示,早在2016年1月,小米收购捷付睿通股份有限公司65%股权。2019年,捷付睿通成为小米系全资控股公司。央行官网信息显示,捷付睿通是2011年8月获得支付牌照的,现在的业务类型包括互联网支付、移动电话支付、银行卡收单,有效期至2021年8月。

 

移动支付已成为消费者使用的重要支付方式之一,这也吸引着小米、华为等手机厂商入局。中金公司研报显示,2020年有74%的用户每天都使用移动支付。移动支付的小额支付特征日益显著,单笔支付金额在100元以下的占比38.4%。

 

第一手机界研究院院长孙燕飚认为,虽然苹果、华为等厂商在手机终端有自己的钱包,但还存在局限。目前在第三方移动支付领域,微信和支付宝具有绝对优势。华为通过收购拿下支付牌照,是在布局未来。由于华为现在是国内最大的智能手表厂商,未来这一领域的市场有想象空间。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发布的《2020年移动支付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2020年分别有92.7%、91.0%和74.9%的用户使用了微信支付、支付宝和银联云闪付。2020年3月,国信证券发布研报指出,移动支付的产业链包括账户机构、清算机构、支付机构和收单服务商四个环节。其中,支付机构环节格局清晰,集中度较高,两大巨头微信支付及支付宝的合计市占率已连续4年超过90%。

 

国信证券指出,多个互联网巨头已获得互联网支付牌照,但受限于用户数及使用场景,尚不能大规模推广。目前具有第三方支付牌照的互联网巨头包括阿里、腾讯、网易、苏宁、京东、百度、新浪、美团、唯品会等,拼多多已间接通过收购方式获得牌照。

 

此外,2020年,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旗下公司通过收购拿下支付牌照。中信建投认为,从监管的角度,支付产业数字化发展虽然具有融合性、智能化等特征,但必须坚守安全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