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73 年变卖家产开启创业之路, 到带领企业与改革开放一路同行走过了40年的风雨历程;从一个普通的小木匠,到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以个人名字命名小行星的中国企业家,张果喜在创业中完成的不仅是艺术的雕刻,还有人生的升华。而他的最终目标是跻身世界先进企业行列,在时光的雕刻与锤炼中,以更优异的成绩回报祖国、回报社会、回报人民。
张果喜
2016 年胡润百富榜第780 位
1952 年7 月出生,江西余江人,高中文化,中共党员,高级经济师,果喜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并担任中国企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企业家协会副会长、中国民营科技促进会副会长、江西赣商联合总会名誉会长、江西省工商联副主席等职务,曾先后当选为第七届、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九届、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及中华全国工商联常委。自1984 年以来,张果喜荣获国家级、省级荣誉200 多项,1993 年6 月,国际编号“3028”号的小行星被命名为“张果喜星”,张果喜成为中国企业家摘“星”第一人。
位于江西省东北部名城鹰潭的余江,于山清水秀间透露着千年的文化积淀。四十五年前,20 岁的张果喜从这里出走,带了200 元钱和三名伙伴闯进了喧嚣繁华的上海,以笨拙青涩的姿态投身于这个彼时让他觉得充满商机的城市。四十五年间,张果喜不仅以新中国第一个亿万富翁的佳绩回报家乡,还成为了中国企业家摘“星”第一人。当与他同时代的企业家早已退出历史舞台,或早已风光不再淡出公众视线,他与他一手打造的企业还依然立在时代的潮头。
如今再谈论起对于财富的理解,张果喜依旧不紧不慢:“我们还要谨慎摆正自己的位置,放下架子,把自己看得还是和原来的小木匠一样,才能与人和睦相处。做到不但善于雕刻木头,还善于雕刻资源,从而雕刻好我们的人生。”毫无疑问,张果喜是一个智慧之人,在历经反思与世事淬炼之后,他在富裕与贫穷中保持初心,在成功和挫败中收获启示,最终洞悉世事若观火,实现自内而外的坦然与通达。
张果喜和他的余江
故事要从一个叫余江的小城说起。
尽管余江在历史上出过不少名人,但是直到毛主席亲自题词七律二首《送瘟神》后才让余江一时闻名全国。虽然从地理位置来看,余江只是个农业县,且偏居内地省份江西一隅,国际化资源乏力,并非一家大企业的理想根据地。可几十年过去了,果喜集团的总部基地依然牢牢地扎根在这里,不但神龛等木雕工艺生产线在余江,果喜的电机生产在余江,化工产品最初也在余江,而张果喜本人也始终不曾动过变迁的念头。
看起来张果喜是典型的“中国式保守”,但其实他有作为一位企业家的精明与智慧:余江有着他所熟悉的低成本人力资源、个人品牌资源。这种资源在果喜集团已经形成了良性循环,甚至浑然一体,变更总部基地不但会由于财税利益伤了地方政府多年的和气,而且企业本身在新地方的不适应也会引发一系列负面的连锁反应。因此,果喜集团除了将总部基地长期设在余江,新生产项目的首选地也是余江。更重要的是,余江这片土地不但养育了他,也是他梦想启程的地方。
尽管一直以来,学界将张果喜的财富之路归为“无心插柳柳成荫”型。但其实,张果喜是“有心栽花花亦开”,在他快速的财富积累故事里,有着这一代人普遍的心理过程,“敢为人先”更是他的鲜明标识。从1973 年,他初任厂长时说服父亲变卖房产,带着其中的200 元和三名伙伴勇闯上海,在上海艺术雕刻品一厂学习樟木雕花套箱的手艺;到他将工人带到有“木雕之乡”之称的浙江省东阳县学习雕刻绝活,甚至亲自到山区采购樟木;再到1979 年他再度闯荡上海,生产佛龛,以高超的手艺和产品质量阻击了韩国、港台的对手,几乎垄断了日本整个佛龛市场;以及,破除传统的经济体制和经营模式运作,劈出“三板斧”,打破一成不变的“铁工资、铁饭碗、铁交椅”,创造全新的工资分配、劳动用工和人事制度……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最早实践者、探索者和成功者,张果喜总是这样先人一步,在余江建筑起了果喜产业的地基。
“张木匠”和他的“湖、江、海”
果喜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果喜与胡润留影
如果说第一次创业是为了找饭吃,求生存;那么,张果喜从1990 年代开始的“第二次创业”,意义早已不同于此。他说,之所以提出二次创业,是为了改革旧的体制与生产模式,促使企业向现代化管理和生产的科学化发展,跻身高新技术产业。
为此,张果喜先后投资5 亿多元进入化工发泡材料、酒店旅游、汽车小饰件等行业。并在随后的四十余年间将这个最初仅有21 名工人的木工小作坊发展为涉及工艺美术品、化工合成材料、高科技电机、高档保健酒、酒店旅游、房地产经营与开发、金融保险、玉矿资源开发与经营等行业领域的综合型企业集团,闯出了一条民营企业自我发展的新路,成为江西省百强重点企业和地方经济的支柱企业。
至于两次创业之间的关系,张果喜认为是“湖、江、海”的关联:“第一次创业时产业局限相对窄,好比是‘湖’,湖虽大,但有边;随着产业的多元化,第二次创业可以说是‘江’,开始走得更远、做得更大;而现在,二次创业正全面进入成熟期与收获期,果喜集团产业化也渐入佳境,这时好比是‘海’,我也希望可以把事业做得无边无际、无穷无尽。”
问及他自己的人生追求,张果喜也坦言,他信奉陶行知先生的“人生为一大事而来,办一大事而去”。“父母生育了我,大地哺育了我,就是要看看我到人间究竟能办多大的事情。从创业的具体目标来讲,我追求的是‘第一’或‘一流’。干事业,不干则已,干则必成,而且要干成‘第一’或‘一流’的。”尽管过去,果喜集团已经创造了许多个“第一”:木雕产品是“天下雕刻第一家”,发泡材料生产总量是全国第一,他本人也是新中国的第一个亿万富翁……但张果喜仍不满足,对于果喜集团正在投入的新型电机,他亦希望生产技术和产量能够达到世界“第一”,并且今后,他们还要不断创造出更多的“第一”。“我们的最终目标是跻身世界先进企业行列,以更优异的成绩回报祖国、回报社会、回报人民。”
而对于当今全球化竞争中,有人所提出的“中国企业进入了‘与狼共舞’的新时期”的说辞,张果喜也有自己的解读:“这话虽然很形象,但我的想法是,在与外国企业进行竞争时,我们为什么就只能做‘狼’而不能做‘虎’?而要成为竞争中的‘虎’,首先起点要高,新项目的起点要高,企业发展总体战略的起点更要高。”也因此,张果喜时常对员工们说,“站在余江的马鞍岭,只能看到余江县;站在江西的庐山,只能看到江西省;只有站在珠穆朗玛峰,才能看到全世界。”
在失意时不丧志,在得意时也未见膨胀,张果喜如是将他的经历和故事内化为人生的智慧,在登高望远中继续脚踏实地地带领着果喜集团扬帆远行。
至于果喜集团的管理理念,张果喜也坦然,“尽管在果喜集团的中、高级管理层中有四、五个人是我的亲属,但这完全是按现代式管理机制来操作的,果喜集团不是家族式企业。即便算是家族企业,也不能用家族式的管理方法来管理,这样会制约企业的发展。我们的企业是根据不同的行业需要,本着任人惟贤而不是任人惟亲的原则来选聘人才的。”
“江西红”和他“张果喜星”
在余江,“造佛”与“造福”同音,为民造福就会得到佛祖的保佑。这个理念也深深影响了从事佛龛生意的张果喜。从一开始,他就认为赚钱为的不只是自己,而是为了大家,对钱,他也有个经典的比喻:“钱就像一池塘的水,满满的不外流就会发臭,路人经过这个池塘就会绕道走。池塘的水要常进常去,才能保持干净、清澈,人们才会到水塘边来走走。从而事业才能长久、持久。”
也是在这样的理念下,从创业办厂初期至今,张果喜一直为家乡修桥、修路、办学校,积极资助地方和社会兴办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市政交通、社会福利等公益事业。基于他的杰出社会贡献,1993 年6 月5 日,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和江西省政府举行隆重仪式,将国际编号为“3028” 号的小行星命名为“张果喜星”。值得一提的是,张果喜不仅是中国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摘星” 企业家,也是牛顿、爱因斯坦、陈嘉庚等全世界以人名命名的“星辰”中最年轻的一位。
当然,张果喜的社会荣誉也远不于此:自1984 年以来,张果喜荣获国家级、省级荣誉200 多项,其中有四度省级劳动模范、两度全国劳动模范、连续28 年获江西省优秀企业家……他的事迹还多次被收入世界名人录。
看起来,张果喜是一个可以负才傲物的人,但他对于荣誉和财富问题,却看得很淡,“过去,我不会因为自己穷,就觉得自己可怜。现在,我也不会因为自己拥有了财富,就觉得很了不起。人生是短暂的,金钱这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走,把它用到最需要的地方去,才是善善之举。”张果喜如是经营着自己的企业和人生,也是缘于这种理性经营,他这个草根富豪才能红得这么长,这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