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一条狗的使命2》在中国上映,该影片讲述了一条狗和它的主人相互陪伴的暖心故事。即便正面碰撞《大侦探皮卡丘》和余温尚存的《复仇者联盟4》,该片还是拿下了每日25%左右的排片量。据统计,5月20日,《一条狗的使命2》日票房逆袭成为第一,累计票房破亿,上座率和场均人次也均升到第一。在宠物题材的影片火爆背后,又是一个怎样的消费市场呢?
上映仅4天就轻松破亿
《一条狗的使命2》延续了第一部的故事情节,依旧是温暖而走心的情节设计,总结成一句话:你陪我长大,我陪你终老。主角宠物犬名叫贝利,它再次跨越生生世世的轮回守护主人,给观众带来一枚又一枚催泪弹。
▲电影《一条狗的使命2》剧照
因为触碰到人类对宠物的敏感神经,《一条狗的使命2》的票房一路攀升。5月20日更是打了一个完美的“翻身仗”以2452万元的票房将《大侦探皮卡丘》挤下,成为当日票房冠军。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到5月23日,该片累计一周票房超过1.25亿元。
▲数据来源:猫眼专业版
而反观《一条狗的使命》,2017年上映时,让众人没有想到的是,它的票房破6亿大关后,从而一举拿下中国宠物题材电影的王者宝座,成为一匹强劲的黑马。
那么,究竟是谁助推了《一条狗的使命2》的火爆局面呢?
1708亿的消费市场让宠物题材迎接“春天”?
回顾宠物题材电影,则要追溯到《导盲犬小Q》。自此,这一题材的电影走入中国观众的视野。而除了电影领域,宠物题材也迅速成为了电视剧和综艺的主角。
其实,宠物题材的不断升温,与人们日益提升的生活水平密切相关。具体而言,观众对宠物题材认可度的接受与提高,得益于不断增长的养宠物人群,他们也在刺激宠物行业的消费快速升级。
根据《2018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显示,2018年中国城镇养狗、养猫人数达5648万人,全国城镇犬猫数量达到9149万只。而中国宠物(犬猫)消费市场规模达到1708亿,同比增长27%。其中宠物狗市场规模1056亿元,宠物猫市场规模652亿元。
此外,《白皮书》更是给出了更为细节的数据,宠物用品消费中,狗用品的人均年消费金额为1826.7元,猫用品的人均年消费金额为1721.2元。由此可见,人们对于自己宠物的喜爱,宠物主人也会将关注度扩大到与宠物相关的各个产业链。
不过,宠物题材电影还存在一些严重的现实问题。首先,并非所有的宠物电影都能得到市场青睐。比如,2018年恰逢农历狗年,但扎堆上映的8部关于汪星人的电影均反响平平,总共才得4077万元票房。此外,一部分宠物题材电影缺乏商业策划,比如,拍摄宠物题材影片时,创作者往往忽视了新的传播模式,没能激发整个产业链的共鸣。
宠物与人的角色变化
从更大的层面来看,宠物主人与他们的爱宠,已经不单单是饲养关系那么简单。
比如,在养狗者的心里,它们早已不是宠物的存在,而更像是朋友,知己,甚至亲人。因此,当他们看完电影的时候,无一不为贝利的忠诚打动,也仿佛真的身临其境一样,从而感到“太好哭了”“感动”“泪奔”等心理状态。
或许,也正因为狗是人类最亲近的动物,又或许是它们忠诚不渝的天性,使得很多养狗的人舍得为他们的爱宠付出最为真挚的爱。
陪伴,才是最为长情的告白。而在琐碎的日常生活中,主人与宠物相处的暖心细节,就会打动到更多的人。
▲电影《忠犬八公的故事》片段
此时,小富不由想起2009年上映的感人电影《忠犬八公的故事》,它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而成。影片主要讲述了一位大学教授收养了一只小秋田犬,取名为“八公”。之后的每天,八公早上将教授送到车站,傍晚与教授一起回家。不幸的是,有一天,教授因病辞世,再也没有回到车站,然而八公在之后的9年时间里依然每天按时在车站等待,直到最后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