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润艺术荟 | 赵学兵的视觉逻辑与边界

来源:胡润百富
作者:Chris Fei
发布时间:2018-08-03

巴黎纽约上海,这三个城市对我来说都是鼎鼎大名,异国他乡,做梦都没有想过会去居住,并且分别在这些城市生活了几年,这期间,接触了太多的文化,面对诸多的诱惑,我一直在提醒自己千万别把自己走丢了。——赵学兵

20130325-005.jpg


赵学兵


1967年出生于中国北京,2002年移居法国巴黎,2007年生活在美国纽约,2010年至今生活和工作在中国上海。


个展

2014 《赵学兵》小山登美夫画廊 日本东京

2012 《赵学兵》小山登美夫画廊 新加坡

2011 《中央公园》 沪申画廊 中国上海

2007 《赵学兵 ——设计与起源》 Premier Regard 画廊 法国巴黎

2004 《赵学兵——风景》 Espace Lhomond 艺术空间 法国巴黎



武士的视觉理念


无论如何赵学兵依然是一个传奇人物,他行事低调,作品却深受藏家与画廊青睐。他安静描绘,视觉张力却能让人激昂震动。巴黎五年,纽约三年,然后是上海,三城的生活与艺术,让赵学兵成为一个完全个性化的独立艺术家,是生活让学兵成为传奇,法国背景、曾任文化领事的太太似乎也给学兵的艺术带来影响。精于绘画艺术的赵学兵于绘画技术层面算是无师自通,因为他并未经过学院的训练,平面设计出身的他,突发奇想地将平面构成的理念完美地运用到视觉呈现上。


20130325-001.jpg

《中央公园10号》 布上油画 350x200cm 2013


赵学兵是一位有观点、有思索的当代艺术家,所谓观点是指学兵的视觉呈现始终带有严重的个人痕迹,不论是他的武士系列,还是中央公园系列,或者是取材于达芬·奇的图像解构系列,我们能从他历年的追求中找到一条完整的艺术轨迹。通常赵学兵的武士作品都是以线描的方式存在,在极为精细繁复的线条网络中,描绘出众多无脸孔的武士,精细繁复的线条让人更多地想到连环画,想到中国的手卷。《彩色武士》不同,似乎更加注重情景的描述。


彩色武士.jpg

《彩色武士》 布面油画 120x120cm 2006


《彩色武士》取材于传统战争的宏大场景,被抽去背景的战争剩下的便是一个欢乐的场面,彩旗满天一派热闹,同样被抽去的还有人物的脸,空空的脸于画面中成为透气的节点,整件作品呈完全的平面状,在平面状态中我见到了东方式的绘画表达,但这种表达同时又被构成理念所切割。阅读《彩色武士》会让人联想到毕加索曾经的名言:艺术是发现而不是创造。的确,艺术的独特性就在于不停地发现新的建构,这种建构也必然具有结构性和谐与本质规约,而发现似乎也并非是艺术的终点,发现之外,表达的语言依然有赖于创造,创造在于艺术家内心的觉悟。


CentralPark2.jpg

《中央公园2号》 布上油画 130x97cm 2011


“最后晚餐”的视觉边界


前些日子,我在赵学兵工作室里第一次见到他的人物作品,宽2米高1米6的架上作品,人物形象源自达·芬奇最有影响力的壁画《最后的晚餐》中的一个局部,整件作品视觉冷峻,笔痕理性,同时富有哲理性。站在这样的作品前,我本能地觉得必须屏住呼吸,生怕意外的鲁莽会将画面中的点线面冲乱,生怕这种意外会破坏凝固在画布上的时空气氛。


20160110-009.jpg

《人物》 纸上墨水 32.2x24.3cm 2016


《最后的晚餐》以一种时空的方式呈现艺术家以圆点与解构的方式诠释着达·芬奇,将名作的一部分放大,然后重新开始诠释。似乎这就是艺术线索中的节点,这似乎也是赵学兵绘画的学术意义所在。


每个人都知道《最后的晚餐》,正因为此,我们便不再看他们。我们只满足于辨认,却不再花时间仔细观察并探寻其潜在的涵义。曾经在米兰见过原作,却是以旅行者的视野去理解。墙上与纸上在被贴上“世界名作”的标签后,《最后的晚餐》就成为一个极度精炼的符号。对于此类文化符号的再解释,并以极为个性的视觉语言来重构作品的时空感。在此过程中,不断寻找与原作间的区别,同时暗示一些可能的解释,在整个重构过程中,没有临摹的成份,要做的是事实上的借题发挥,为此他删减元素,增加层次,然后取其一点,放大、更改,就像是传统照相技术中的感光银颗粒在化学试剂的影响下所呈现的变化。


题图.jpg

《人物》 布上丙烯 200x150cm 2017


在赵学兵的艺术线索中,《中央公园》系列无疑是一个无法绕过的艺术存在,据说《中央公园》系列源自艺术家在巴黎和纽约生活的经历。细腻的笔触,绘出了记忆中公园深处枝叶缠绕、树木纷杂的场景。大面积冷色调的使用让作品被营造出平静的氛围,光影变换的画面犹如梦境,勾勒出艺术家芜杂的心绪。这类复杂而又枯燥的描绘,也许只有如赵学兵这样有阅历、有坚持的艺术家才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