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调:存在于被增强的一种感觉

来源:胡润百富
作者:Chris Fei
发布时间:2018-07-20

我认为赵以夫在骨子里是一个局外人,就如同他反复画的那些独自踱进美术馆看画的无名氏、城市的游手好闲者、过路客,格格不入的人,这个经典的二十世纪文学与电影中人物的形象就是画家本人深层的无意识投射。——吴亮

微信图片_20180326182215.jpg

赵以夫

1956年生于上海,1981年毕业于上海市美术学院绘画系,1986年毕业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油画系,1989年就读于日本筑波大学艺术学院油画研究生班,1990年就读于美国旧金山美术学院油画硕士班。现居住于美国加利福尼亚,任美国加州艺术品收藏协会艺术顾问、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兼职教授。



博物馆内的蓝调


在赵以夫先生的画室,沿墙排着一组油画,画幅不大,灰调性的色彩给人极其安静的视觉体验。仔细阅读这组作品,有种被陷入、被沉思的感觉。那些游荡于博物馆的无名氏,被赋予了观察与被观察的身份。那些被简化成平面的空间,在视觉上以厘米计的数据呈现着空旷。盈尺的二维空间中,载入史册的名作或正式、或背景地嵌入着作品的内涵。赵以夫先生说:“这一切可能并不是基于某种观念的故意,而仅仅是一种偶然选择,某种机缘。”


I Gondola.jpg

《威尼斯之光》 布面油画 86x61cm 2014


《博物馆图画》系列是艺术家近期的作品,画面展现博物馆的一角,这样的描绘第一次将我们司空见惯的观展变成被观展,这一系列作品被评论家誉为“蓝调”。“蓝调”似乎表达着一种对艺术家原创性的认同,同时也是对其无约束精神的褒奖。“蓝调”所表述的与蓝色无关,虽然有时画面呈现的是蓝色,画面中博物馆的超大空间被浓缩至A4纸般的尺寸,所有的色彩都被艺术家刻意地消减了明度,灰却纯净,这一点很考验功力,好在艺术家是高手。局部的构图看似随机,却显示出了艺术家的平衡感,画面中的空间层次在处理上具有双重特性;小空间内既有透视的合理性,又有平面构成的现代性,艺术家在两者之间架构了一道桥梁。


在整个构图中,作为主角的观者似乎更为随性地被置于画面的各种角落,我们注意到艺术家有意避开了脸部的细节,这样处理的结果是使整个画面更为单纯地呈现作品的气氛。《博物馆图画》系列在具象描绘的技术之外,更加注重于具象符号的使用,类似的视觉似乎都基于写生,但又与客体相距甚远,艺术家有意识地改变了他眼中的具象,适度拉开了与客观描绘的距离,因为这段距离的存在,整个系列作品便有了安静与冥想的视觉气氛,同时也使作品弥漫一种沉思性。


具象符号的灰度


赵以夫先生是一位对上海绘画有影响力的艺术家,除了在画室工作之外还兼顾着几个高等院校的讲课。上世纪八十年代,赵以夫先生去了日本,然后去了美国,并在美国进行艺术创作、绘画,一待便是三十年。多年的旅居生活让艺术家的作品有了国际性的视野,无论是风景还是人物。


IMG_8652.jpg

《博物馆图画》系列 布面油画 36x26cm 2015


风景与人物是赵以夫先生艺术的二个基本点,细究起来这二个基本点却分属于二条不关联的艺术线索,在艺术家的风景中似乎并不存在人类的活动,而在人物画中又绝少添加风景,《博物馆图画》系列是赵以夫先生近年来创作的主题,似乎是个例外。


在赵以夫先生的画中,人与风景是彼此剥离的,从视觉感受中剥离,从历史斑驳中剥离。赵以夫说:“具象符号存在于客观世界,具象事物有着相对明确的形式外表和可以延伸的指代可能,艺术家通过叙述方式的思维指引可以明确这种形式的表达,这也就构成了具有叙述性的具象描绘。”他笔下的威尼斯虽然是写实,甚至刻画细微,但仍蒙上一层面纱般的梦之光泽。在《威尼斯之光》中视觉表现的依然是阳光,绯红的墙与宝蓝的船,似乎还有墨绿的水,所有这一切可能造成强烈对比的色彩,在艺术家的描绘中都变成相互妥协的中性色比,在视觉的焦点我们依然会见到技术性的笔触。


O Museum.jpg

《博物馆图画》系列 布面油画 36x26cm 2015


艺术评论家吴亮先生这样评论:“赵以夫空旷舞台般的威尼斯类似卡尔维诺式的‘另一个城镇’,成了传说里的威尼斯、镜子中的威尼斯,你依然可以识别它:湛蓝的天,粗砺的街,黏稠的空气尚未散尽,时光缓缓流失,有机物将分解,整幅画似乎涂上透明胶质,整个城镇凝固在那里,它的外壳笼罩了黄昏的映像,你距它一步之遥,你走不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