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银: 让“中国制造”领跑世界

来源:胡润百富
作者:Angela Yan
发布时间:2017-07-25

王文银的身上,有股敢做大事的狠劲与干劲。从25 岁孤注一掷南下深圳,到荣登《2016 胡润百富榜》第15名身价逾百亿,他在带领正威集团上演不可思议的商业神话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世界铜王”的称号。但王文银的雄心远不止于此,他还要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的转变,以及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的转变。

正威提供-王文银2_副本.jpg


 王文银

2016 年胡润百富榜第15 位

安徽省安庆人,正威国际集团创始人、董事局主席。现任中国企业家协会副会长、安徽省政协委员、深圳市政协常委、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主席、深圳市文化创意行业协会会长、深商联理事会主席,曾荣获全球最具创造力的华商领袖、中国优秀企业家、深圳新生代创业风云人物等荣誉称号。


“振兴民族精神,实现产业报国”

正威提供-王文银1_副本.jpg


五月份,在正和岛广东岛邻机构成立三周年庆之际,王文银作为机构荣誉主席出席了“爱@AI 重构”的主题论坛,与企业家们共同探讨了AI(人工智能)对商业世界和人类生活的影响。尽管正威集团是以实业起家,但王文银对于人工智能的认知却毫不含糊,“你能看得见多远的历史,就能看得见多远的未来;你能想象到怎样的未来,决定着你拥有怎样的未来;如果你想拥有未来,就要和代表未来的人站在一起。”不经意间,似乎道出了正威集团能够在二十余年的发展中实现从区域的、单一行业到世界的、全产业链布局的秘诀。

 

如今面对这个人工智能崛起、黑天鹅频出的世界,王文银在带领正威顺应产业颠覆和市场化爆发的同时,也在把握企业的内部成长规律,致力将正威打造成一家以金属新材料和非金属新材料完整产业链为主导的高科技产业集团,并不断拓宽产业投资与科技智慧园区开发、战略投资与财务投资、交易平台等务。“这是吃着碗里,煮着锅里,种着田里。”王文银如是打趣。


那么,作为一个以实业出身的企业家,问及王文银对于“中国制造”乃至“中国智造”最终有着怎样的设想?他爽朗一笑:“对于中国制造未来设想或要实现的目标,其实在国务院印发的文件《中国制造2025》里面有很清晰的表述。即中国要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王文银以这样的思考维度,解读中央思想的现实意义,同时也说到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在当前全球制造业格局中,美国制造业实力最强,属于第一梯队。其次像德、英、法这些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处于第二梯队。中国虽然是制造大国,却不是制造强国,处于第三梯队。如果可以沉下心来打造精品,并做好长远规划,完全有可能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乃至‘智’造强国的转变。”而最终,王文银想要带领正威实现的,也正是:“振兴民族精神,实现产业报国。”

 

“ 不做‘流星’,做‘恒星’”

正威集团董事长王文银于2014胡润国际财富领袖论坛现场致辞_副本.jpg

▲ 正威集团董事长王文银于2014 胡润国际财富领袖论坛现场致辞


如今,王文银的商业版图已经遍布全球,问起“创业、守业、产业升级,再转型,哪个阶段更难?”他几乎不假思索,“这些都很难,但最难的还是产业转型升级。”从摩托罗拉、诺基亚到阿尔卡特、朗讯、北方电讯、AT&T ;从惠普、黑莓到松下、索尼、夏普……王文银如数家珍地说起这些曾因未妥善处理好企业转型升级问题,由此盛极而衰或轰然倒地的故事,“讲别人的失败很容易,当我们真正碰到这种要砍掉既得利益去执行充满风险的变革时,很难抉择。不仅需要远大的战略眼光和强大的魄力,同时,这些前车之鉴也应当引起重视。”

 

“这是一个‘恒星’加速灭绝,‘流星’分外拥挤的时代。”王文银如是解读这个“最好”又“最坏”的时代,也因此他时刻充满了危机感。“每一次重大技术革命都可能意味着一批巨型企业将会轰然倒塌。所以我们特别关注新兴技术的应用,以及行业趋势的发展。”在王文银看来,做企业就是英雄干掉英雄的血泪史,你不把自己“杀死”,别人就会把你“杀死”。所以,在企业发展历程中,只有不停地自我革命、不断推出全新产品、全新商业模式、全新商业理念才能存活得更久。

 

而这或许也是正威集团,经过20 余年的发展,能在2016 年,以478 亿美元营业收入跃升至世界500 强第190 位、中国企业500 强第40 位、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第12 位,并在全球金属新材料产业中排名第一的原因。至于正威的优势,王文银坦言,是超强的创新能力及独一无二的核心技术,“一个人的学历和经历代表过去,政府的权力和我们的财力代表现在,我们的学习能力、研发能力、创新能力代表未来。”正威对全球经济规律、国家经济规律、行业经济规律、企业经济规律等趋势规律的综合把握能力成就了其世界500 强的地位,而这也将是未来成就正威进军世界百强的法宝。

 

“伟大的领导者,必然是伟大的读书者”

正威集团董事局主席王文银先生_副本.jpg


在业内,王文银是出了名的爱读书。“一日不读书,没人看得到出;一周不读书,开口会暴粗;一月不读书,智商输给猪。”是他常常挂在嘴边的话。一年365 天,除去报纸杂志,王文银至少要读100 本书,他也为此积累了500 本读书笔记,集团高管们常常去他的办公室借书看。作为“回报”,王文银每个月也会向他们“讨”上一本精读书,“我要求他们每个月都向我推荐一本精读书,相互学习。毛主席也教导我们:学习问题至关重要,如果不学习,就不能领导工作。”

 

除了自己读书、写笔记,王文银还将读书列入正威集团的管理制度,将读书笔记纳入员工的年终绩效考核。“读书笔记写得不合格,不仅会被自罚,还会在公告栏公布。读书笔记被评为优秀,则会被集团奖励一千元到一万元不等。”他想要将正威集团经营成一本好书,来战胜这个细碎的时代。“之前看美国前总统尼克松的《领袖们》,有一句话印象很深刻:伟大的读书者,不一定是伟大的领导者,但伟大的领导者,必然是伟大的读书者。”在和王文银的交谈里,这样的名句佳话,他几乎是信手拈来。天文地理,古今中外,似乎没有他接不住的话题。他说,学习是解决任何问题的唯一方法。

 

最近,王文银在看《指数型组织》和《国学开讲》,前者提出了一种新的组织概念——以高新技术及全新的组织方法,让企业营业收入和利润发生指数级增长。后者是以“道、儒、法、佛”这四大门类来解读经世致用的大智慧。两本书完美结合了经商之道和做人之法。“《指数型组织》的可贵之处在于它并非‘纸上谈兵’而是已经有了成功案例。书中很多观点对正威的组织架构变革及未来发展很有帮助。”至于《国学开讲》,王文银认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一定要懂哲学和国学,不能仅是在商言商。”天长地久的企业须明白:天地所以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圣人之所以成其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如今,王文银接受过诸多采访,但他似乎还从未以自己的视角去撰写、发表自己的故事。或许有一天,在糅合了这些阅读笔记后,王文银会推出一本自己的编著。书名就是《正威禅道》,一本书就是一段人生。


对话王文银

IMG_9062_副本.jpg


《胡润百富》:在“爱@AI 重构”主题论坛上,您发明了一个词:“心件”,您是如何定义、解读它的?

王文银:所谓“心件”,就是一种心态、一种专业精神、一种行为习惯和思维模式。我认为它是除硬件和软件外的第三件东西,这个东西最重要。截至2016 年,中国世界500 强企业已经达到110 家,仅次于美国。或许在最新阶段的全球化历程中,中国企业在硬件、软件的配置上已经能够与国际上先进企业比肩。但是在企业家精神和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需要补齐“心件”的短板。因为每一个人的成就、每一个企业的成就,都是他自己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及企业文化所决定的。而企业文化正是公司的未来,是明天的生产力,是企业生命之源。

 

《胡润百富》:对于人工智能在生活、生产、技术等领域的冲击,您如何解读?正威又将在人工智能方面有何布局?

王文银:我认为人工智能是未来科技发展的一大趋势。以前讲成功就是那古老的“ABC” ——Ability(能力)、Break( 突破)、Courage( 勇气), 而现代成功的“ABC” 变成了Artificial intelligence( 人工智能)、Big data( 大数据)、Cloud computing(云计算)。目前,不仅美国市值排名前五的公司——谷歌、微软、苹果、FaceBook、亚马逊在研究人工智能,国内的百度、阿里、腾讯三大巨头也都在加紧研究相关应用。并且IT 界的这几大公司都有各自专注的方向,也都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随着硬件和软件技术的进步,人工智能势必突破发展瓶颈,呈现爆发式增长。作为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正威集团也在密切关注人工智能,我们已经投资了一些智能制造方面的企业。最近,集团准备收购一些以色列的人工智能企业。希望可以将人工智能与集团整体战略紧密衔接,把一些先进技术运用到实践中,提高生产效率。

 

《胡润百富》: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趋势下,您如何看待现在的创业潮?

王文银:对于现在流行的创业潮,我还是持比较积极的态度。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之所以是最好的时代,是因为今天的中国社会创业环境非常开放、包容。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通过各种优惠政策支持年轻人创新创业;空前繁荣的天使基金、产业资本也为创业者提供了资金保障,只要有奇思妙想、敢闯敢干就能获得支持。但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因为现在创业门槛比以前要高很多。三十年前,整个社会百业待兴,市场需求又很旺盛,插根扁担就能开花。但现在各行各业的市场需求基本上饱和了,从传统行业到新兴行业,创业创新都在面临产业巨头的围剿。这是今天的年轻人应该慎重思考的问题,也是国家为什么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真正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