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EFL考试的全称为Test Of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中文音译为“托福”。其出题管理机构叫做ETS,全名为Educational Testing Service,“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不仅仅是美国大学要求留学生提供托福考试成绩,实际上,全世界绝大部分的以英语作为授课语言的大学也都承认托福成绩。所以,托福是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考试之一。
很多考生花了大量时间,甚至是不惜脱产来学习托福,不断的通过多次考试来刷成绩,但到最后的成绩却不尽如人意,其原因可能在于这部分考生到最后都没有明白托福的实际考查方向。因此,托福考试有一些“潜规则”是我们必须了解的。
1、以学生生活为导向
我们从它的出题机构来说一说。ETS名为“教育考试服务中心”,关键词是“教育”二字,表明ETS所出品的绝大部分考试都是教育相关的。也就是说,参加托福考试的绝大部分考试都是冲着接受教育的目的去的,说白了,就是为了留学申请。这样就和另一个类似的考试有了一些区别。
同样出名的IELTS,雅思考试,是英联邦的英语考试,但是,雅思分为A类(Academic)和G类(General)两种不同的形式。A类叫学术类,顾名思义,和托福类似,它是针对留学的;而G类我们一般把它称为移民类,也就是说,雅思还针对以移民为目的的考生。而托福非常的单纯,在设计考试的时候就只考虑学生。所以大家会发现,托福考试中所涉及的话题基本都是学校和学术相关的,甚至是听力中所谓的长对话文章,也一定是在学校中发生的场景,包括借书,安排活动,写论文,学习安排等,而基本不可能出现雅思中那种简单问个路的场景。
那么这就意味着,我们在托福考试中所遇到的单词或多或少都是学生相关的,而生活类的语言考察就要少的多,尤其是在托福由原来的PBT(Paper Based-on Test,纸笔考试)改革为现在的iBT(Internet Based-on Test,网络化考试)的时候,取消了如听力中的短对话这样的比较生活化的语言考查,比如,在老托福中,tell me about it!(还用你说啊!-表达同意态度),这是一个几乎必考的点,而现在,新托福已经取消了对此类口语化过强的语言的考察,反而是中国大学四级考试把它借鉴了过来。
所以,想考托福的同学当务之急是把精力放在相对学术化的语言学习上,听英语歌和看好莱坞大片虽然对英语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帮助,但是并不能针对托福进行有效率的提高。更应该去阅读一些相对学术性的报刊杂志,如National Geographic,Discovery,Popular Science,Scientific American这样的相对通俗的学术期刊,或者多听一些美国大学公开课的内容。
2、以学术话题为导向
TOEFL的全称Test Of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意味着它是一个针对全世界各国母语非英语的学生的考试。那么和SAT、GRE或GMAT这类表面上只针对美国学生的考试不同的是,托福出题在选择题材和文体时就有它一定的局限性。
在这样的要求下,托福所选择的题材和文体就必须是全世界绝大部分地区的学生所熟悉的,并且不能因为地区差异而导致所学到的内容有太大差异性。简而言之就是,题材和文体需是全世界各国学生都基本了解或熟悉的,而且学的内容都应该差不多。
像美国历史,政治,文化,这类地区性比较强的题材就会被托福尽量的规避。那么托福更喜欢考查的就是偏理工科的相对客观性的题材,如生物,天文,地理,考古等相对客观性和全球化比较强的学科。
而同样的从文体来看,文学类的文章就不会作为考试内容,很简单的道理,有人学校里面学的是英美文学,有人学的是法国文学,有人学的是俄罗斯文学,还有人学的是日本文学,而我们学的是汉语文学,如果考察了诸如小说类的文章的话,就背离了托福出题公平性原则,因为不管它考查哪种文学,都必然会导致部分学生占优势,这一点就和SAT这样的考试截然不同。所以托福一般考查的都是议论文或说明文这样的相对学术的文章。
那么对于学习托福的同学,这就意味着背景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如果连母语都读不懂的文章,读它的英文版就如同天书。但这里要强调的是,一切做题的信息来源都是文章本身,而绝对不能根据自己的背景知识瞎猜,背景知识只是让同学们更快速更准确的理解文章而已。
同时,托福的题材和文体特性也决定了,它会考查很多学术性比较强的单词,而文学性的词汇,比如很多高级的形容词,副词,动词等就不会太多的进行考察。这也对各位同学背单词有比较重要的指导作用。
胡润研究院携手广州温州商会联合发布《2023广州温州商会·胡润中国商帮报告》(GZ WZ Chamber of Commerce · Hurun Characteristics of Regional Entrepreneurs in China 2023)。这份72页的报告是业内首份聚焦在社会经济大变迁环境下,研究中国主流商帮的兴起、发展、变革与复兴的专业报告,旨在探索传统商帮兴亡的经验,以及当代商帮高速发展的启示,进而鼓励中国企业家们发扬独特的精神品质,继续推动中国经济与社会文化持续蓬勃发展。
胡润研究院今日发布《2023胡润中国能源民营企业TOP100》(Hurun China Most Valuable Private Energy Companies 2023),列出了传统能源与新能源产业最具价值的中国民营企业100强。这里的“中国民营企业”是指总部在中国的非国有企业。这是胡润研究院首次发布该榜单。
2023年7月21日,富万代与胡润百富确认将于2023年第四季度发布《2023富万代·胡润中国保险领军人物》榜单,并举办《2023富万代·胡润中国保险领军人物》颁奖典礼活动,由胡润先生为上榜的中国保险领军人物颁发奖项。
由陈思诚编剧、监制的电影《消失的她》票房累计34亿,进入中国影史票房榜TOP12,引领2023年暑期档观影热潮。作为中国影史首位票房破百亿的导演,陈思诚导演电影票房累计超122亿,加上监制、编剧、导演及主演作品,累计电影票房超200亿,是中国电影市场最具商业价值和市场影响力的导演。
胡润研究院今日于广州南沙发布《2023胡润中国元宇宙潜力企业榜》(Hurun China Metaverse Companies with the Greatest Potential 2023),列出了元宇宙领域最具发展潜力的中国企业200强,分为八个阶段:最具潜力Top 2、Top 5、Top 10、Top 20、Top 30、Top 50、Top 100和Top 200。另外还有30家“未来之星企业”。这是胡润研究院第二次发布该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