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粉丝在后台给我们留言,咨询中国家庭,尤其是父母双方英语都不是太好的家庭,该怎么培养孩子的双语能力。为此我们找到了上海乃至全国最好的双语学校之一——包玉刚学校的校长吴子健,请他从一个专家的角度给出一些建议。
关注我们的粉丝都知道,胡润国际名校推送的视频一般不会超过6分钟,但这一次的视频时长12分半钟,不过我们仍然决定不做任何剪辑、保留整个“原汁原味”的视频,也希望这12分半钟的谈话能对孩子一生的成长起帮助。
中国家庭如何培养孩子的双语能力?
针对学龄前儿童
关键是先把孩子的汉语基础打扎实
可以给孩子看一些绘画本(如英汉对照的绘画本)和英语动画片
去英语为母语的家庭做客,或者去一些英语环境相对较好的场所
有条件的家庭可以每年出国旅游
针对在校学生
可以在校外培训机构进行一定补习
利用学校的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来提高英语表达的严谨性
利用寒暑假去国外旅游
家长也可以参考包玉刚学校分级阅读的模式来培养孩子对英语的兴趣
怎么培养汉语为母语家庭孩子的双语能力?
我觉得关于目前如何培养孩子的双语能力,尤其是“怎么培养在汉语为母语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的双语能力”,是我们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
目前以母语为汉语的家庭可以分为以下三类,第一类是父母没有英语或其他语种的基础;第二类是父母有英语或其他语种的基础,但并不精通;第三类是父母精通英语或其他语种。
对于这三类家庭,我再分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孩子属于学龄前儿童,第二种是孩子属于已经在校学习的学生。
包玉刚实验学校小学图书馆
学龄前儿童的双语能力培养
对于学龄前儿童双语能力的培养,尤其是英语的学习,目前在我们国内已经形成了一种赶时髦的潮流,主要的原因是现在许多的民办学校尤其是双语学校,在面试的时候虽然并不会举行学科能力的考试,但由于在面试的时可能有外籍教师,并且在语言交流时也可能会使用英语,同时,进校后的一些课程也是外籍教师授课,所以相对来讲,对于经过一定培训或是具有英语基础的孩子是有优势的。目前针对学龄前儿童英语教育的培训机构也非常多。
我认为培养学龄前孩子双语能力的关键还在于如何先把孩子的汉语基础打扎实,因为就拿孩子出生后所接触的外界来讲,他生活的环境、所接触的语言主要是汉语,那么在这样的一种汉语学习环境中运用语言时的语法、逻辑、修辞都是按照汉语的规律来进行的。如果在孩子汉语还没有很好掌握的情况下,家长又让孩子学习英语,会对他掌握语言本身造成一种思想上的混乱和基础上的差异。例如,如果孩子的汉语不扎实,就容易将“What’s your name?”按照英语的语序译为“什么是你的名字?”我这样说并不代表我不建议让学龄前儿童进行适当的英语培训,不过这种培训首先要建立在加强汉语学习的基础上,当然所谓的汉语学习也不是简单地学习汉语拼音,而是通过听、说、读、写来培养孩子对汉语的兴趣及正确的表达能力。此外,还应该遵循孩子学习语言的规律,也就是说从兴趣出发,而不是单纯的以会说几个英语单词、几句英语句子来评判孩子的英语能力。
我认为可以通过让孩子看一些绘画本来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当然家长也可以选择给孩子看英汉对照的绘画本,同时也可以看一些英语的动画片,甚至于到英语为母语的家庭做客,或是到一些英语环境相对比较好的场所让他们得到熏陶。
当然,如果有条件每年到国外旅游那就更好了。
对于学龄前儿童的英语学习,绝对不能拔苗助长,不能让他们单单靠背单词或是简单地说几句话来提高他们的语言水平,这样反而可能会让他们对英语失去兴趣。
包玉刚实验学校中学部教学楼
在校学生的双语能力培养
第二种类型是已经在学校学习的学生,目前来讲他们在英语培训这方面的需求也特别大,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从中考、高考来看,英语是一门重要的学科,而且现在高考又要改革了,一年两考,考生可自行选择参加一场还是两场考试,选择成绩较好的那次计入总分,还首次引入口语测试并计入总分,这些都对学生的英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许多英语能力光靠课堂上所学的这些知识是远远达不到的;第二,可能许多学生虽然小学读的是公办学校,但他们希望到了初中或是高中可以到以双语教学为特色的民办学校、国际学校读书,甚至有少部分学生希望能出国留学,因此对他们来说语言学习就尤为重要;第三,就是因为考级的需要,许多国际学校或者国外学校招收学生时对证书(语言能力考试)也是有要求。总而言之这些与经济全球化、中国进一步融入世界是分不开的。
对于在校生而言,我认为在校外机构里进行一些补习并没有坏处,肯定是有益处的,关键是怎么来正确对待。首先,你如果把孩子送到校外机构去培训的目的仅仅是为了提高孩子的英语成绩,可能可以得到短期的效果,但不一定对孩子某些方面英语能力的培养有好处。而校外的机构也是良莠不分的,要经过一定的筛选。其次,参加校外机构培训的关键目的是进一步增强孩子对英语学习的兴趣,通过校外机构这一种形式的学习让孩子能够更好地掌握英语背后的文化,这一点也是很重要的。语言背后肯定有文化,“会说”并不等同于“会这门语言”,包含文化的语言才是真正的语言。
另外,在读的学生也可以利用学校里的资源来提高英语能力,例如上海的很多学校里都设有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涉及所有国家课程、学校特色课程。如果我们能够通过在这些学科中进行拓展性、研究性的学习的同时查找一些英文的文献资料,有条件的话能和国际上的专家学者沟通交流,那么这对学生英语基础的提高更有好处。原因有两点:第一,这会让语言更有学术的含量,学术本身对语言的要求是非常严谨的,所以这也会培养学生在学习语言时的严谨态度;第二,通过这样的学习能进一步培养学生在其他学科上的创新思维,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语言学习的兴趣,能让他们在查找文献资料后了解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艺术体育等各方面发展的动态。
在读的学生还可以利用寒暑假到国外去旅游,我说的这种旅游可不是单纯的玩。语法和单词是国内语言学习的重要部分,而国外学习语言的方式却不大相同,他们可能把语法和单词放在次要位置。像我们学校就按照分级阅读来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我们把每个孩子的阅读的能力进行分级以后,推荐比他的能力略微低一点的课外书,让他在阅读中培养对语言的兴趣。我们知道看书,并不是每一个词汇都认识,即使经过大学教育的学生或者成人在阅读小说或是论文时也会碰到陌生的词汇,这些都是很正常的。但只要能把文章通篇读下来,而且对这文章有兴趣,学生就会逐渐认识反复出现的生词。为了把某篇文章或某本书读下来,他们必须了解这个起初并不熟悉的词汇的意思,他们往往会通过查新华字典或是查英汉词典去了解这个词的含义,那么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对于某个生词的记忆会特别深刻。
总而言之,我认为学习英语还是要克服急功近利的思想,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了解它的文化,比如阅读原版书籍、浏览英文网站、与外国人士沟通交流等,通过这些途径了解英语国家,这样的话相信社会所提倡的寓教于乐的目的也就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