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晶:非官方的中国之音

来源:胡润百富
作者:Jane
发布时间:2017-11-27

与摩根大通亚太区副主席李晶(Jing Ulrich)正式见面之前,我在网络上看了许多与她相关的报道,一来是出于工作需要对被访者进行背景收集,二来则是让自己对素未谋面的人有个初步的印象。网络上的文字与照片,让我对李晶充满了好奇……

微信图片_20171127155509_副本.jpg


李晶与我约在了她所下榻的酒店进行采访,在我还在沉醉于窗外景色时,门外传来了高跟鞋的声音,只见门口站着一位妆容精致、身材纤细高挑、衣着高雅得体的女士。从她说话的语气中,我能感受到她的热情与对生活的热爱。

 

常年定居在香港的李晶,早已习惯用英语与人交谈,因此我一直误以为她是位ABC或是香港人。不过即便如此,她依然有着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在深入了解之后,对于她说自己“我的英语比中文好”,也就不足为奇了。


微信图片_20171127172405_副本.jpg


出生于外交官家庭的李晶,在其18岁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哈佛大学,单枪匹马地开始了美国留学生活。在上世纪80年代的留美学生中,李晶可谓是非常独特的一位。年龄小,语言能力却很强,没有经历过太多文化差异痛苦的她,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完全融入到美国的多元化文化当中。“两三个月后,在语言、文化上感觉不到差异,我已经能讲一口流利的英文,和同学们相处得也都不错。”生来严格要求自己的她,答应父亲一定要把英语学得比当地人都好。凭借心中这股为父母争气的信念,李晶在校取得各项出类拔萃的成绩。

  

以优异的成绩从哈佛毕业后,李晶又考入斯坦福大学,攻读国际关系硕士学位。在她毕业之际,适逢中国股市刚刚起步,1992年B股市场推出才一年,而H股市场直到1993年才出现,新兴市场才刚刚开始成为一种新的资产类别。因此她并没有选择回国,而是进入华盛顿一家著名的新兴市场投资公司担任大中华区基金经理。当年的她才二十四五岁,就已掌管着10亿美元的基金,投资方向主要面向中国内地、香港和台湾。李晶作为第一批新兴市场的基金经理,在当时市场严重缺乏对中国经济、金融、商业模式了解的情况下,成功建立了有关中国的分析研究框架和模型,志在担负起向全球投资者介绍中国的责任。


微信图片_20171127143711_副本.jpg 

2017年越南APEC领袖峰会。左起:IMF总裁拉加德,摩根大通亚太区副主席李晶


在当时,关注中国市场还是一个在很多人看来十分超前的想法。当年许多投资者认为,中国仍是世界舞台上一个新兴的外围市场,几乎无人预测到中国的主要经济指标在未来十至十五年会有如此规模的快速增长。李晶凭借敏锐的洞察力和前瞻性,抓住了这个机遇。


回忆入行初期,李晶说自己志存高远,但经验不足,不过她喜欢这份每天都有挑战的工作。一直以来她都是勤奋而善于学习的好学生,而一份需要不断学习的工作简直就是天生为她而设立的。“做一个新兴市场的投资经理,要花更多的时间在研究上面。”她做第一份工作时,时常和台湾、香港的业务开展交流。“当时卖方关于中国的研究很少,我必须做买卖双方的研究。”在这个积累经验的过程中,她也得到飞速成长。第一份工作对于职场发展来说意义非凡,她认为自己在华盛顿从事基金经理那段时间是一个份非常难得的经历阶段。这份工作,使她确立了一生的职业方向。


微信图片_20171128101549_副本1.jpg

瑜伽,是李晶最喜爱的运动之一,她称自己“走哪练哪”


1996年初,李晶移居香港,投身投资银行事业,希望通过更广阔的平台,向国际投资者提供投资意见与研究观点。“那时候的老板对我说了一句令我终身难忘的话,‘你的使命将是向全世界解读中国’。当时我不太明白老板话中的涵义,因为那时的中国还没有像今天这样受到全世界瞩目。由于如今中国在全球经济的显著地位,我的工作也不仅仅只是为西方人解读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其实同时也在帮助中国企业走向世界,成为中西文化与商业合作之间沟通合作的桥梁。”


今年是李晶加入摩根大通的第13个年头,她的工作跨越不同的部门与产品,为各行各业的高端客户提供商业策略与解决方案。她所创办的摩根大通全球中国峰会(Global China Summit)也已连续举办十三年,每年都吸引众多来自全球的商业精英和政府领袖,现已发展成为中国规模最大且最具影响力的商业领袖年度会议之一。此外,她牵头举办多次的“与CEO对话”(CEO Dialogue) 系列活动也汇聚了来自全球各地的商业领袖,探讨商界热点,分享各自的真知灼见。


微信图片_20171128161325_副本.jpg


结语

从进会议室的那一刻起,李晶的语速就没有慢下来过,有时她甚至好似想把几件事放在一句话里讲完,不过整个采访过程也因此轻松而愉快。对于李晶每天连轴转的工作我不禁好奇的问“你每天都像打了鸡血一样,难道就没有低落的时候吗?”她果断地回答说:“没有!”一天已经历了6~7场会议的李晶,在采访室的门外还有一个会议正等着她……


微信图片_20171127144730_副本.jpg

有时4天跑4个国家;一年150次的飞行。李晶说,只有运动才能让她保持精神充沛


对话李晶


《胡润百富》:您毕业于哈佛与斯坦福大学的文科系,之后是何种契机让您走进金融领域的?

 

李晶:其实念书,重要的并不是念了什么专业,重要的是学到了学习的办法。大家对金融业都有些误解,金融并不仅是数据或者说是数学,它其实是一种与人打交道的工作。比如我每天都要与不同的人打交道,从公司的创始人、投资人到政府官员等等。我认为,自己接受了哈佛和斯坦福大学最好的教育,学习了非常全面的知识,这些都为我现今在金融行业的事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并且这两所学校都教会了我自信、乐观。

 

《胡润百富》:您是如何让自己在“男人的领域”中脱颖而出的?

 

李晶: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踏入金融行业后会有何发展,更没有想过金融业专属于男人这样的问题。我就是不管做什么都要拿出100%的热情和激情。道理很简单,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在工作领域中,我的主要职责是向全球解读中国,成为中西之间的桥梁,这是个很神圣的任务,而且西方的官方媒体把我称为“非官方的中国之音”,因为我有着深厚的文化根底。同时,我每天阅读、钻研大量不同行业和领域的知识,避免错过任何市场信息,所以我觉得有这样神圣的任务向全球解读中国,我一定要付出自己所有的热情,所有的能力,但我最初要求自己努力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脱颖而出”。

 

《胡润百富》:年均100次以上的飞行频次和每天高强度的工作,您是如何调整自己的?

 

李晶:我会通过运动来调节自己。无论多忙、多累、出差行程多辛苦,每天我会先在跑步机上跑步,然后再去登登山机。我的跑步机和登山机上放着IPAD或手提电脑,这样在跑步的时候我可以看新闻或是视频资料,在登山机上的时候就可以打字。事实上,我在跑步机上准备了无数份演讲稿。然后晚上我会做瑜伽。我给自己制定的健身安排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心肺功能、肌力与耐力、柔韧度、还有平衡力。作为一名职业女性,拥有健康的身体和充沛的精力,才能让自己以最佳状态面对客户和工作伙伴。我认为一定要平衡好事业和生活,高强度的工作虽然令我很疲倦,但是每次与不同的人打交道会让我有新收获;而高频率的出差和各种会议,让我见多识广。

 

《胡润百富》:除了是摩根大通的亚太地区副主席之外,您还担任国际组织ICC (International Chamber of Commerce) G20 CEO 顾问委员会成员以及APEC中国工商理事会跨国委员会委员,同时担任意大利奢侈品公司杰尼亚的董事会独立董事,最近又加入到了德国博世的国际顾问委员会,也是董事会里唯一一位亚洲女性。这些不同领域都给您带了怎样的感受?

  

李晶:这些国际机构和企业能邀请我成为他们公司的独立董事,对我来说是很大的荣誉,而且这些职务可以帮助我的本职工作,能帮助我扩大自己的视角和知识面,了解更多的公司,特别是跨行业、跨地区企业的不同企业文化、运作模式,这些是非常难得的机会。同时,我也可以为这些企业提供自己在金融领域工作多年所带来的经验,以独特的视角提供策略性的意见和建议。

 

《胡润百富》:刚参加完今年的APEC CEO SUMMIT后,您觉得在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不稳定的情况下,亚太经济体应当如何促进经济创新发展与改革?

 

李晶:我认为亚太经济体可从扩大的中产阶层和随之而来的消费升级、技术升级中谋求新的增长动力,尤其是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应该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和创新。APEC 地区超过97%的企业属于中小微企业。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微企业往往由于无法负担IT 技术或人员的成本, 而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难以融入全球价值链和开展跨国经营。亚太经济体应当全盘考虑为中小企业更好地参与全球价值链合作提供便利,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并致力于为其营造更好的经营环境。 其次应该重视农业贸易投资。亚太地区的粮食生产量和贸易量均占世界首位。亚太区各成员应致力于开展政策协调和项目合作,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和零售服务网络,并重点在农业科技开发和应用方面开展合作和经验交流。

 

《胡润百富》:十九大后中国进入新时代,您认为中国发展前景对亚太合作会带来哪些积极效应?中国对于亚太经济增长可以发挥什么作用?

 

李晶:中国作为亚洲最大的经济体、APEC重要的成员,新时代的中国的发展能够让周边国家享受到中国发展的红利。中国是很多亚太国家最大的贸易伙伴、投资国、出口国。中国经济正在很多方面帮助周围区域的创新和科技进步。例如像阿里巴巴、蚂蚁金服这样的领先中国企业正在将移动支付、电子商务带向周边国家。我们期待新时代的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和亚投行等倡议,为亚太区域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发展空间。